close

專欄代表圖尺寸-01.jpg

工具機的角色與地位

工具機的發展,從以往追求精度與高速及發展複合性功能,到近年工業4.0的趨勢下,透過通訊化、智慧化、並聯驅動化、網路化,達成數據分析、高速運算及虛實整合等目標,已逐漸成為工廠中核心設備的機械,由昔日稱為「機械之母」轉身蛻變為「製造之源」。

 

根據統計指出,工具機不僅為台灣具競爭力與代表性的出口產業之一,在出口值上不亞於德國、日本、中國與義大利等,屬世界的前段班,且項目多元,除了傳統製造業外,在航太、國防、汽機車、生醫或電子等前端產業也佔有一席之地。

 

工具機的多元運用

台灣廠商在工具機相關專利佈局方面,數量也是逐年提升,例如有廠商申請工具機智慧數位幾何精度檢測系統及方法的發明專利,保護工具機在軟體或智慧控制領域的技術;也有廠商將雲端與加工設備連結平台的方式,配合運用台灣的新型專利申請制度,搶先保護硬體與感測器的整合技術。此外,不乏有廠商以台灣為申請母案首選,後在多國亦取得專利及備受國際肯定的例子。

 

疫後時代的轉型

在新冠疫情逐漸趨緩的情況下,原物料供應需求殷切,全球製造業又再度迎來一波復甦的浪潮,有別以往的全球化、智慧化等議題,綠能及環保相關的「綠色工具機」的發展,更是未來機械領域之一大重點,台灣工具機製造業的廠商更應強化創新概念或技術的保護,妥善運用專利申請及佈局,掌握技術領先及拓展市場的先機。

 

更多智權相關事,請點擊亞太專欄
更多智權影音及圖文,請點擊亞太小學堂
尋問智權事,請點擊聯絡我們亞太報你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亞太郎的智權事 的頭像
    亞太郎的智權事

    亞太郎的智權事

    亞太郎的智權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